2006年以来,随着学院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由教学实体逐渐变成办学实体。机电工程学院在内部管理上,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度化管理,到讲求务实作风、追求卓越精神的精细化管理,再到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探索出一条二级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使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勤政高效,建章立制是前提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自2006年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机电工程学院以此为指导,结合实际把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列入工作的议事议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从最初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到逐步深入的分层面管理制度建设、分类别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更深入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一步步都走得扎实有效。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机电工程学院注重了“两实”、“一贯穿”、“全覆盖”的原则。制度的制定立足实际,讲求实用和可操作性;制度的建设贯穿于事业发展全过程;制度的完善做到全覆盖、不留空档。例如在《机电工程学院办公用品管理办法》中,除定性的说明外,还设计有流程图和购买审批单,在审批单栏目中除申请人、申请理由、审批人等栏目外,还有物品价目栏,这有利于采购的公开、透明,同时也有利于采购人与使用人的相互沟通相互监督,更有利于最后对供货方的货款核算;在《机电工程学院财务管理办法》、《机电工程学院就业奖励办法》中,也都采用了可量化考核。经过坚持不懈的补充完善,目前机电工程学院已将各项制度分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行政与财务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等四个方面二十一个大类,健全完善了143项制度,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各项工作。
精细落实,言行必一是关键
制度制定出来了,落实制度尤为重要。为了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机电工程学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将明确的工作分工、清晰的岗位职责、规范的议事程序作为落实制度的基本保障。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二级学院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坚持缺人但不空岗,对每个管理岗位都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共制定了17个岗位职责。采用一人多岗,一人多责的分工原则,对教学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分工,人员分工实现了工作与职能处室对接无缝隙。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对会议制度、议事程序进行了规范,并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总支委员会、党政联席会及学术委员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
在常规教学中,他们不断探索教学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把常规教学按照三项管理(即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九项建设(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一项研究(即教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进行分层次管理,确保常规教学稳定运行。
在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他们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师督导队伍和教学信息反馈队伍“两支队伍”建设,完善了以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制度等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制度化管理、教学质量的制度化监控,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监控有条不紊地良性运行。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等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了以学校为核心、社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他们借两项工程实施的东风,以技术服务团队、课程团队建设为突破口,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工作中,组建了机械产品加工团队、自动化控制团队和机电设备维修团队。在与企业技术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对接的工作思路。在课程团队建设工作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条件运用等教育教学能力。
在学生的创新社团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机电工程学院又根据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依托专业组建社团。科技创新社团下设 8 个科技创新小组,并与教师的技术服务团队实现“结对子”。教师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专业、练技能上来,并通过组织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还为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大赛选拔人才。
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各项工作越来越规范,逐渐形成了决策有程序、考核能定量、权责利能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局面。
规范管理,以人为本是精髓
责、权、利的统一,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都能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工作中等等靠靠的现象没有了,教师的主动性、超前意识大大增强;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不见了,同事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团队意识则更强;财务的公开让大家的节约意识增强了,从分管领导的审批到具体人员的采购,大家都在精打细算,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制度的规范让教师们的凝聚力增强了,领导班子也已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和谐高效、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规范管理使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在工作中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程序越来越规范、工作方法越来越丰富,避免了因岗位职责不清带来的工作漏洞;避免了因制度不健全出现的工作计划性差、随意性大;避免了因领导的意见分歧或议而不决带来的下属无所适从;避免了青年教师因工作经验少、工作方法单一带来的满腔工作热情与工作业绩不相符的矛盾。一些专业教师在实训室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小额耗材经费,自己动手,先后建设了 52 个工位的钳工实训室。通过与合作企业交流,寻求企业赞助,先后有浙江宁波鄞州明昌五金有限公司、泰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冲压模具、锻压模具 9 套,建成了模具拆装实训室。有的老师充分利用个人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家人在行业的影响力,为学生就业多方联系企业,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先后已安排200多名学生到知名企业就业。在日常的办公用品购买、外出打字复印、宣传版面制作等方面,老师们能做到事先问价、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规范管理使工作的透明度增加,知情面扩大,参与面拓展。老师们的荣誉感明显增强,工作上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教师队伍中已逐渐形成了积极、健康、求实的氛围,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悄然形成。同时,规范的管理,稳定的秩序,让老师们减少了后顾之忧,也为老师们干事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搭建了发展平台。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今年有 7 个团队 40 多名教师报名参加。老师们研究教法,参与课程建设已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在科技创新社团的科技创新小组项目申报工作中,老师们踊跃报名,先后有40多名教师,提出11个创新小组项目。老师们的这种求上进、学专业、以工作业绩展现个人魅力的工作作风感染了学生,共吸引了800多名学生报名。
规范管理使机电工程学院能够抓住时机,实现了多次成功突破。2008年示范院校建设项目成功审批后,机电工程学院没有松一口气,根据教师年轻、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技能不高的特点,于2009年的春节假期组建了四个课程建设团队,经过一个假期艰苦的努力,当年获两门省级精品课、三门教指委精品课、一门校级精品课。同年暑假,启动了机械制造加工技术团队,经过一个暑假辛苦的培训,他们成功为五征集团、兄弟机械等企业研制产品五件,实现了数控教师没有加工过真实产品的零的突破,如今已在日照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在两个团队成功建设之后, 2009年下半年又启动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大改革,请来企业专家对各个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最后拿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解决了专业教师不专、大三学生核心专业课没学完就面临就业选择以及参加全国大赛时学生核心课没开完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学院又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了社会服务,与信达铁艺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机械加工基地,与山东豪迈机械签定了联合培训五轴加工中心操作人员的定单班,日照市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也快要建成。
以人为本的规范管理不仅使整体工作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也让这个年轻的团体取得了一些收获。近三年来,机电工程学院依靠团队的力量,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建成省级特色专业1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教指委精品课程3门,获得日照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编规划教材6本。在学生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表彰的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数控加工团队两次被省教育厅推荐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8部委组织的技能大赛。
从制度化到精细化再到规范化,机电工程学院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不仅让机电工程学院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也给其他二级学院提供了参考,发挥了其积极的示范作用。今后,学院将继续探索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工作在规范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让示范建设的道路走宽、走实!(文 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