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时,我的同事流过泪,但我没有。因为流泪没有用,创业者是没有退路的,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这一段话被众多创业者视为圭臬,他的成功激发了青年人的创业梦想,让青年人热血沸腾,前仆后继。在这个网通世界的时代,beat365网站平台通过与淘宝网共建淘宝创业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他们摈弃传统的就业观,怀揣创业梦想,在无垠的网络世界游弋,一网一线,轻松创业,在自己的人生之路高歌前行。
新一代“网商”
陈相文,工商管理学院2006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现拥有自己的网络公司,年收入20万元左右。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一批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意识的学生把目光投向“创业”, 陈相文就是这个群体的佼佼者。而在淘宝创业基地走出的毕业生中,依托网络成功创业的不乏其人:2007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王猛,四年的“淘小二”,目前每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2007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韩颂,毅然从阿里巴巴集团辞职加入到创业大军中来,她所经营的小怡服饰网店在淘宝网女装行业名列前茅;2008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于聪,大二开始创业,打造网络“外贸基地”,平均月收入5500元左右;2009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王超、张鹏飞……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在不同的领域大显身手,逐渐成长为新一代“网商”。
也许有人说,网上创业不是什么新鲜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确,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新事物不断涌现,网上创业并没有什么稀奇。然而,难能可贵的是,beat365网站平台淘宝创业基地为一批又一批学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主动出击,自主创业,以“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并影响和带动了周围人,丰富扩大了高校就业工作内涵。据beat365网站平台淘宝创业基地负责人薄晓东介绍,三年多来,淘宝创业基地共有421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72人毕业后自主创业,23人已经形成3人以上的创业团队,在实现自己就业的同时拉动了一批待业青年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97%-98%的大学生创业失败,那么,陈相文他们怎么就能成功呢?
“两条腿”走路
用陈相文自己的话说,他的成功启蒙于学院完善的创业教育,得益于学院一流的创业基地,起始于学院合适的创业项目。良好的教育、一流的基地、合适的项目和青年人火热的创业激情,一起托起了他们的创业梦想。
“学院《CTOC创业课程》的开设,启发了我们的创业意识,为我们打开了创业之门。”小有成就的王猛从课程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的创业心得,“学院配备专职创业指导教师,编著《淘宝创业36法》、《网店赢家》、《网店营销》、《网店新生活》等校本创业教育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创业能力开拓广阔的空间。”
思想是成功的种子,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坚强保障。将“外贸基地”搬上网络的于聪认为,学院从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创业能力教育为他成功创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能力教育让我具备了扎实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了我在社会中担当某一创业角色时所应具备的观察能力、捕捉机会的能力、组建团队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别人苦思冥想选择产品时我已将“外贸基地”搬上网络,当别人做店铺销售产品的时我却通过“店铺优化”吸引了顾客的眼球,从而赢得了先机、取得了成功,这与学院开展的专业技能教育是分不开的。”
创业教育,既启蒙了学生的创业思想,又通过技能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技巧,为学生顺利创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好了技能储备。“思想”和“技能”使学生具备了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学生们“两条腿”走路,在商海沉浮中站稳了脚跟。
“拥抱”明天
职场不是平坦大道,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韩颂说,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一个月没有卖出去商品,每天吃泡面就咸菜,一度想要放弃。然而,一种顽强的意志支撑她继续她的事业,她认真进行市场分析,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发现所售商品的季节性太强,而自己没有及时地转变经营思路、调整营销策略,造成了产品积压、经营困难。她及时调整思路,摸索出“361”经营模式,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她说,最困难的时候,天天想着市场,夜不能寐,还得起早贪黑进货、发货,没少吃苦。现在她所经营的小怡服饰网店已发展成8个人的团队,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淘宝网女装行业名列前茅。对于未来,她充满憧憬,下一步,她打算打造自己的品牌,探索实体经营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新模式。
诚然,单个来看目前他们的销售规模不大,影响力有限,但他们市场意识强烈,思维活跃,并且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于聪经常说,很多事情不是具备条件、做好了调查才去做就能做好,而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时候就要开始做,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抓住机会,才能“拥抱”明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变成明天的“马云”?( 宋天下 原载于《日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