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除此之外,尚有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也将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应届毕业生是就业的主力军,加上往年毕业的待业青年,保守估计,总数会超1500万。1500多万的适龄劳动力,既是巨大的人力资源,也给国家的就业形势带来严峻的考验。日照市作为一个新兴滨海城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全国一样,今年的整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为全面摸清日照市高职学生就业状况,促进日照市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日照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对日照市2013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总体情况
日照市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在日照市大学科技园,分布着beat365网站平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3所高职院校。3所高职院校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beat365网站平台是综合性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由山东省水利厅主管,具有行业办学背景;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主要由企业投资办学。这3所院校现有在校生3.8万人,2013届毕业生总计1.2万人。目前,这3所高职院校均在全国招生,而从现今形势来看,西部地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就业趋势越来越明显,毕业生在日照就业的情况比较普遍。从beat365网站平台来看,在日照本地就业的学生占到全部毕业生的21%。从三所院校整体来看,按照往年的经验,实际在日照就业的高职学生大约2500名左右。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在外地上学的日照生源地学生将返回日照就业,这也会大大增加在日照就业的高职学生总量。
随着日照市抓住“蓝红金”战略发展机遇,着力打造蓝色日照、幸福日照、平安日照、生态日照、文明日照,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稳中有增,尤其对以高技能为特征的高职学生需求增速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日照市今年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约为7500人,高职教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而日照市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大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预计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为3500人左右。
就业事关民生。整体来看,日照市作为一个新兴滨海城市,经济增长强劲,但2013年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高职学生应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这个定位适合国家经济社会当前的发展形势。但就业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高职学生是这个系统中互相影响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因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最终都将影响到现实的就业状况,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从总量上看,高职学生的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日照市的人才需求,但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适合岗位的员工,另一方面,学生难以找到适合的岗位。比如,各高职院校开设专业与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双十.一城”工程的匹配度不高,钢铁及其配套产业、油气储运加工业、海洋新兴产业等需求人数增加,但是供给不足。而象会计、管理类等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却是供大于求。
企业、学生签约积极性不高
签约率是当前衡量就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实际就业的学生并未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比如,有的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往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企业的期望较高,希望优中选优,不愿意过早签订就业合同;有的企业用人不规范,不到人社局备案,造成了毕业生签约困难,以外贸类和水产类企业居多。因为网上签约要经过政府人事部门,人事部门要求企业要为老员工办理3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才能签约,企业为节省开支也不愿意到人社部门开户。
学生的就业观、企业的用人观都有所偏颇
我们在对学生、辅导员及部分企业的访谈中得知,学生、企业的心理预期普遍偏高。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些高职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青睐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照本地企业起薪较多集中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而大多数学生认为企业提供的薪酬应该在2500元以上,有些学生因为待遇偏低不愿意就业。而企业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难以提供较高的薪酬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一家贸易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公司更看中应聘者的品质,心态及学习能力;公司希望学生能尽快融入团队,并且能将自己“交给”公司,强调对公司的忠诚度。beat365网站平台的辅导员告诉我们:学生如果不挑剔,单位还是有岗位的,学生需要摆正心态,企业也应该从长远战略考虑,给学生一个发展平台。
职能部门的引导力度有待加强
当前,有些学生在毕业之时困惑多多。比如档案如何转递、户口如何迁移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些学生对于国家的就业政策不了解,不知道政府关于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对《劳动法》不够理解,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尤其在当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许多学生不知道关于公司设立、产业引导、税费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因而错失创业机会。
对策建议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的针对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也就是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不吻合。作为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以学校的专业链对应地方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从根本上优化专业结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也应该适时出台专业引导目录,为高职院校调整专业提供参考。
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中小企业是吸纳高职学生的主体,但在用人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高职学生就业。应积极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劳动保障,要主动到人社局立户,按照规定与学生签约,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做好高职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在用人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长远发展。
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想适应,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薪酬待遇,也要考虑发展前景,理性就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学生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创造新的业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引导,使其树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掌握创业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针对大学生出台的创业政策,以“创业”实现就业;拓宽就业领域,到基层、到农村分流就业。总之,只要是能够展 示自己一技之长,实现自我价值的就业去向,都是就业“好去处。”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让学生“明明白白”就业
学生毕业之际,政府职能部门应与学校职能部门以各种形式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让学生知道就业政策、毕业程序,顺利毕业、踏实工作。要加大《劳动法》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学生成为明晰自己责任和义务的“劳动者”,作一个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社会人”,“明明白白”就业,“踏踏实实”做事,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最难就业季,我们齐努力。就业问题不仅事关高职学生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只要有关各方各负其责、扎实工作,我们就能够解决就业难题,开创就业工作新格局。(宋天下 王萌 原载于7月6日《日照日报》)